欢迎您访问重庆自考网!  今天是
当前位置: 主页 > 串讲笔记 >

重庆自考汉语言专业美学串讲笔记(二)

2018-10-25 14:52来源:重庆自考网
  *11、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
 
  、1)美学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
 
  2)把美的本质问题与人的本质紧密结合在一起,人的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
 
  3)唯物的辩证地看待主客体关系。
 
  4)历史感,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的结合。
 
  12、西方对美学本质问题的探讨:
 
  1)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
 
  2)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
 
  3)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寻找美。
 
  4)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讨美(美既与事物的客观属性有关,也与人的心意状态乃至于客观的精神世界有关,美不是孤立的,美不美并不完全取决于事物本身,而要看它与人及其周围其他的事物发生一定的关系)。
 
  5)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探究美(车尔尼雪夫斯基第一次明确地提出‘美是生活’,力图纠正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偏颇)。
 
  6)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中求解美。
 
  7)关于美论的情境把握和有效性分析。
 
  13、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人的心理结构包括意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个层次。
 
  14、: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把“关系”当成美的本质,当成美之所以为美的根本原因。他关于“美在关系”的说法,最大的贡献是突破了过去把美当成某种单一的现象,或者某种孤立的因素,而从自然和社会生活各种相互的关系中来理解美。
 
  “把美归结为对关系的感觉,你就会获得自古以来美的发展史。
 
  ”缺点:“关系”比较抽象、笼统,始终处于摸索阶段,始终没有讲得十分清楚。即: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讨美
 
  15、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马史思主义的美论乃至整个美学思想体系有一个新的逻辑起点,那就是立足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
 
  16、、英国“爱德化·布洛”在1912年出版《心理距离》,用心理的距离来解释审美现象。“心理距离”说:人与现实之间产生心理距离而产生美感。
 
  17、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的几个观点:
 
  (1)主张美是主观的,以吕荧和高尔太为代表。
 
  (2)主张美是客观的,以蔡仪为代表。
 
  (3)主张美是主客观的统一,以朱光潜为代表。提出美是主客观统一的说法。使物成为物的形象,才具有美,物的形象是物在人的即定的主观条件的影响下反映于人的意识的结果,所以已经不纯是自然物,而是夹杂着人的主观成分的物,即已经是社会的物了。
 
  (4)主张美是客观性与社会的统一,以李泽厚为代表。
 
  18、奥地利美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在其美学研究的后期美论中认为:从日常生活语言哲学出发,否定美有统一的本质,认为“一个词的意义就是它在语言中的使用”,“美和艺术”都有“家族相似性”。
 
  19、关于美的本质的集合化界定:人是‘世界的美’(莎士比亚:宇宙的精华,世界的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是自由的形象,美在创造中。
 
  20、卡尔·波普尔认为,“美的创造,是指在物质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然后从量变发展到质变所产生出来的质的变化”,因此认为“认为美的创造是一种多层累的突创”。
上一篇:重庆自考汉语言专业美学串讲笔记一

下一篇:重庆自考汉语言专业美学串讲笔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