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诗歌
1.诗歌总体考核要求:
理解作品的情感内容。
认知作品所运用的抒情方法。
结合典型诗句,辨识借景抒情中的自然天成、融情入景、移情于景和因情造景。
辨识作品中的主要修辞手法及其表现作用。
2.18首诗歌的具体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
(28)《蒹葭》
认知本诗的中心意象“在水一方”及其两种境况,体会追寻者的执著、惆怅心情。
理解“在水一方”的普遍象征意义。
说明本诗重章叠句、一唱三叹并层层推进的形式特点。
体会本诗将具体事实虚化、意境扑朔迷离的朦胧美。
(29)《湘夫人》
识记本诗是根据楚地祭祀水神乐歌改编而成的。
认知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湘君,表现他对爱情幸福的执著追求。
试梳理诗中湘君的心理活动流程。
理解本诗期约不遇的悲剧情景渗透着屈原遭流放时的忧伤心情和对理想的向往。
认知诗中的多种抒情方法。
辨识诗中景物描写的融情入景和因情造景。
认知诗中描写布置新房时所用的铺陈手法。
(30)《陌上桑》
认知本诗是由民间流传的“赞美女”、“桑林戏”、“夸女婿”三类故事改编联袂而成的。
概括罗敷的性格特征,理解这是一首美女赞歌,体会其中“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民间风情。
认知本诗的极力铺陈、侧面烘托手法。
体会本诗的幽默情趣和喜剧色彩。
(31)《饮酒》(其五)
识记这是一首田园诗。
理解全诗抒写陶渊明归隐田园后忘世、忘我、忘言的心境,认知“心远”是全诗的诗眼,体会其中适意自然的人生哲学。
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自然天成特点。
说明诗中“而”字的转折意味和“见”字的无意心态。
(32)《行路难》(其一)
概括本诗的情感内容,体会诗人心情的起伏跌宕。
指出诗中借典型举止抒情的诗句,说明其表现作用。
指出诗中借象征抒情的诗句,理解其象征意义。
指出诗中借典故抒情的诗句,说明其表现作用。
(33)《秋兴八首》(其一)
概括本诗的情感内容。
理解“他日泪”、“故园心”的内涵。
辨识诗中融情入景与移情于景的诗句。
说明诗中“开”字和“系”字的双关语意。
认知诗中对偶工整的诗句。
(34)《长恨歌》
认知这是一首抒情色彩浓郁的叙事长诗。
理解本诗的双重主题及其侧重点。
概括李、杨两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说明本诗整体构思注重心理描写和浪漫色彩的特点。
指出诗中融情入景和移情于景的诗句。
指出诗中借典型神态举止抒情的诗句,说明其表现作用。
指出诗中的比喻句,说明其比喻意义。
(35)《早雁》
认知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是托物言志。
认知本诗整体运用象征手法抒情达意,体会“言在此、意在彼”的诗性特点。
分别概括本诗四联的大意,归纳全诗的情感内容。
指出诗中的对偶句,并比较其不同之处。
(36)《虞美人》
概括全词的情感内容。
分析“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抒情心理,理解本词以良辰美景抒写痛苦之情的特点。
说明“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双重寓意。
认知诗中借比喻抒情的诗句,说明其表现作用及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