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自学考试-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员工培训管理
高纲1446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30584 员工培训管理
南京大学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Ⅰ 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员工培训管理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段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该课程内容涵盖了员工培训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员工培训管理的具体操作流程及具体内容。内容涵盖了员工培训管理概述、员工培训管理的基本理论、员工培训的需求分析、员工培训计划的制定、员工培训内容与培训课程设计、员工培训的主要方法、员工培训的实施与管理、新员工的入职培训、培训成果的转化以及培训效果的评估、员工培训的制度等主要内容。因此,它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较强的课程。
二、课程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员工培训与开发的理论基础知识及实务操作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和掌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培训与开发工作的基本内容,树立现代培训管理的正确理念,掌握培训工作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培训管理方面的基本技能,为适应工作环境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的具体目标:
1.理解员工培训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
2.了解和掌握员工培训管理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和常用技术。
3.学会运用员工培训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企业员工培训中的实际问题。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员工培训管理》是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许多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本课程的基础。
Ⅱ 考核目标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四个能力层次是递进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Ⅰ):要求考生能够识别和记忆本课程中有关员工培训管理的相关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够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进行正确的表述、选择,这是是低层次的要求。
领会(Ⅱ):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员工培训管理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对员工关系管理,做出正确的解释和说明,这是是中等层次的要求。
简单应用(Ⅲ):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员工培训管理课程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中的一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综合应用(Ⅳ):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员工培训管理课程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中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Ⅲ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 员工培训管理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员工培训的相关概念;理解目的和员工培训的特点及意义;了解员工培训的主要形式;理解并掌握员工培训的原则;了解员工培训的历史演变;理解并掌握员工培训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理解并掌握员工培训管理的主要流程;掌握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通过本章学习,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和掌握本课的后续内容奠定理论基础。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1.1 员工培训概述
1.1.1员工培训的含义
1.1.2员工培训的目的
1.1.3员工培训的特点与意义
1.2 员工培训的形式和原则
1.2.1员工培训的形式
1.2.2员工培训的原则
1.3 员工培训的历史演变
1.3.1早期的学徒培训阶段
1.3.2早期的职业教育阶段
1.3.3工厂学校的出现
1.3.4培训职业与专业培训师阶段
1.3.5现代员工培训阶段
1.4 员工培训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
1.4.1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能
1.4.2员工培训和人力资源管理各职能的关系
1.4.3员工培训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1.5 员工培训管理的流程
1.5.1员工培训需求分析
1.5.2员工培训计划的制定
1.5.3员工培训的实施
1.5.4员工培训效果的评估
1.6 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1.6.1国内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1.6.2国内企业员工培训的调整对策
1.6.3现代企业员工培训的发展趋势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员工培训概述(重点)
1.识记:(1)培训的概念;(2)员工培训的含义。
2.领会:(1)员工培训的目的;(2)员工培训的特点;(3)员工培训的意义。
(二)员工培训的形式和原则(重点)
1.识记:(1)员工培训形式的划分依据;(2)新员工培训的概念;(3)专业技术人员;(4)技能的概念;(5)全脱产培训、半脱产培训和在职培训的概念;(6)企业内部培训和外包式培训的概念。
2.领会:员工培训的原则。
(三)员工培训的历史演变(一般)
识记:员工培训历史演变各个阶段的发展状况。
(四)员工培训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重点)
1.识记:(1)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2)薪酬管理的概念;(3)绩效管理的概念;(4)员工关系管理的概念。
2.领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能。
3.简单应用:(1)员工培训和人力资源管理各职能的关系;(2)员工培训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员工培训管理的流程(次重点)
领会:员工培训管理的流程。
(六)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1.领会:现代企业员工培训的发展趋势。
2.简单应用:国内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调整对策。
四、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中的关键问题有:(1)员工培训的概念;(2)员工培训的目的、特点及意义;(3)员工培训的原则;(4)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能;(5)员工培训和人力资源管理各职能的关系;(6)员工培训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7)员工培训管理的流程;(8)国内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调整对策;(9)现代企业员工培训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员工培训的主要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员工培训理论的发展的三个阶段;了解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理解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麦克鲁斯基的余力理论、诺克斯的熟练理论、培训迁移的概念、培训迁移过程的四个关键阶段以及霍尔顿的培训迁移模型。理解并掌握完形—顿悟说主要的内容、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理论的主要观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以及诺尔斯的成人学习理论的主要论点;理解并掌握影响培训迁移的三种主要变量;掌握培训迁移理论在员工培训中的应用。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2.1 员工培训理论的发展
2.1.1传统理论阶段
2.1.2行为科学阶段
2.1.3系统管理理论阶段
2.2 学习理论
2.2.1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2.2.2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
2.2.3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2.2.4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2.2.5成人学习理论
2.2.6培训迁移理论
2.3 人力资本理论
2.3.1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
2.3.2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员工培训理论的发展(一般)
识记:(1)传统理论阶段;(2)行为科学阶段;(3)系统管理理论阶段。
(二)学习理论(重点)
1.识记:(1)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的产生与发展;(2)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3)麦克鲁斯基的余力理论;(4)诺克斯的熟练理论;(5)培训迁移的概念;(6)培训迁移过程的四个关键阶段;(7)霍尔顿的培训迁移模型。
2.领会:(1)完形—顿悟说主要的内容;(2)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4)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理论的主要观点;(5)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6)诺尔斯的成人学习理论的主要论点;(7)影响培训迁移的三种主要变量。
3.简单应用:(1)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2)培训迁移理论在员工培训中的应用。
(三)人力资本理论(重点)
1.识记: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2.领会:(1)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2)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③劳动合同变更的程序。
3.简单应用:加里·贝克尔对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贡献。
四、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中的关键问题有:(1)完形—顿悟说主要的内容;(2)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4)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理论的主要观点;(5)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6)诺尔斯的成人学习理论的主要论点;(7)培训迁移的概念及过程;(8)影响培训迁移的三种主要变量。(9)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10)加里·贝克尔对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贡献;(11)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
第三章 员工培训需求分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能够了解员工培训需求分析的含义与作用;掌握员工培训需求的内容、基本程序和主要方法;掌握员工培训需求分析报告的书写。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3.1 员工培训需求分析的含义和作用
3.1.1培训需求分析的含义
3.1.2培训需求产生的原因
3.1.3培训需求分析的目的
3.1.4培训需求分析的作用
3.2 员工培训需求分析层次与特点
3.2.1培训需求分析的层次
3.2.2培训需求分析的特点
3.3 员工培训需求分析的程序和模型
3.3.1培训需求条件的确立
3.2.2培训需求信息的收集
3.2.3培训需求分析的一般流程
3.2.4培训需求分析的模型
3.4 培训需求分析的途径和方法
3.4.1培训需求分析的途径
3.4.2培训需求分析的方法
3.5 培训需求分析的实施
3.5.1培训需求分析的准备
3.5.2制定培训需求分析计划
3.5.3开展培训需求分析
3.5.4撰写培训需求分析报告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员工培训需求分析的含义和作用(重点)
1.识记:员工培训需求分析的含义。
2.领会:(1)培训需求产生的原因;(2)培训需求分析的目的。
3.简单应用:培训需求分析的作用。
(二)员工培训需求分析层次与特点(重点)
1.识记:培训需求分析的四个层次。
2.领会:(1)培训需求分析的特点;(2)引起组织优先权改变的因素。
(三)培训需求分析的程序和模型(重点)
1.识记:(1)培训需求信息收集的方法与选择;(2)培训需求分析的Goldstein模型;(3)培训需求差距分析模型;(4)培训需求分析的胜任力特征模型;(5)前瞻性培训需求分析模型。
2.领会:培训需求条件的建立。
3.简单应用:培训需求分析的一般流程。
(四)培训需求分析的途径和方法(次重点)
1.领会:(1)传统培训需求分析方法;(2)新兴的培训需求分析方法
2.简单应用:培训需求分析的途径。
(五)培训需求分析的实施
简单应用:培训需求分析的实施流程。
四、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中的关键问题有:(1)员工培训需求分析的含义;(2)培训需求产生的原因;(3)培训需求分析的目的。(4)培训需求分析的作用;(5)培训需求分析的特点;(6)引起组织优先权改变的因素;(7)培训需求条件的建立;(8)培训需求分析的一般流程;(9)传统培训需求分析方法;(10)新兴的培训需求分析方法;(11)培训需求分析的途径;(12)培训需求分析的实施流程。
第四章 员工培训计划的制定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心理契约的含义、类型、作用和特点,理解心理契约与劳动合同的关系,掌握心理契约的内容及心理契约违背的行为反应方式,理解心理契约与员工满意度的关系;掌握员工满意和员工满意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了解员工满意度的测量指标,掌握员工满意度调查的概念、员工满意度调查的目的、作用、内容以及员工满意度调查的实施步骤,理解影响员工满意度调查有效性的因素,掌握员工满意度的提升方法,掌握员工参与管理的概念、主要形式以及确保员工参与管理的有效性要求。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4.1 员工培训计划概述
4.1.1员工培训计划的定义
4.1.1员工培训计划制订的依据
4.1.1员工培训计划制订的影响因素及原则
4.2 员工培训计划的内容和程序
4.2.1员工培训计划的内容
4.2.2制订员工培训计划的程序
4.3 员工培训计划的类型
4.3.1年度培训计划
4.3.2部门培训计划
4.3.3单项培训计划
4.4 员工培训预算
4.4.1企业培训预算的构成
4.4.2制定培训预算的原则和方法
4.4.3培训预算的实施
4.5 员工培训计划的编制
4.5.1培训计划书的编制
4.5.2培训计划表的制订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员工培训计划概述(重点)
1.识记:员工培训计划的概念
2.领会:(1)员工培训计划制定的原则;(2)培训计划给管理和控制带来的好处。
3.简单应用:(1)员工培训计划制订的依据;(2)员工培训计划制定的影响因素。
(二)员工培训计划的内容和程序(重点)
1.领会:员工培训计划的确定方式
2.简单应用:(1)员工培训计划的内容;(2)制定员工培训计划的步骤。
3.综合应用:制定培训计划要注意的问题。
(三)员工培训计划的类型(次重点)
1.识记: (1)年度培训计划;(2)部门培训计划;(3)单项培训计划。
2.领会:年度培训计划的制订过程。
(四)员工培训预算
1.识记:(1)培训预算的概念;(2)直接培训费用的过程;(3)单项培训计划。
2.领会:(1)制定培训预算的原则;(2)整体培训计划费用预算编制依据;(3)单项培训计划费用预算编制依据;(4)培训预算的实施程序。
3.简单应用:(1)制定培训预算的主要方法;(2)培训预算的实施详细步骤;(3)培训预算的实施技巧。
(五)员工培训计划的编制
1.识记:培训计划表的概念;(2)培训计划表的分类。
2.领会:(1)编写培训计划书的意义;(2)培训计划书编写的注意事项。
3.简单应用:培训计划书的框架。
四、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中的关键问题有:(1)员工培训计划的概念;(2)员工培训计划制定的原则;(3)员工培训计划制订的依据;(4)员工培训计划制定的影响因素;(5)员工培训计划的内容;(6)制定员工培训计划的步骤;(7)年度培训计划、部门培训计划、单项培训计划;(8)培训预算的概念;(9)制定培训预算的原则;(10)整体培训计划费用预算编制依据和单项培训计划费用预算编制依据;(11)培训预算的实施程序;(12)制定培训预算的主要方法;(13)培训预算的实施详细步骤和培训预算的实施技巧。(14)培训计划表的概念;(15)培训计划书的框架和培训计划书编写的注意事项。
第五章 员工培训内容与培训课程设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能够了解员工培训内容确定的依据与原则;了解员工岗位能力培训的内容与要求;掌握员工文化素质、职业素质、团队精神培训的构成与要求;掌握员工培训课程的设计。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5.1 员工培训内容的确定
5.1.1员工培训内容确定的依据
5.1.2员工培训内容确定的原则
5.2 员工岗位能力的培训
5.2.1员工岗位能力概述
5.2.2员工岗位能力培训要求
5.2.3岗位能力培训的内容
5.3 员工文化素质的培训
5.3.1文化素质的含义
5.3.2员工文化素质培训的要求
5.3.3员工文化素质培训的途径
5.4 员工职业素质的培训
5.4.1职业素质概述
5.4.2员工职业素质的构成
5.4.3员工职业素质培训的内容
5.5 员工团队精神的培训
5.5.1团队精神概述
5.5.2团队精神构成
5.5.3员工团队精神培训的内容
5.6 培训课程的设计
5.6.1课程设计的含义
5.6.2课程设计的任务
5.6.3员工培训课程设计的基本要点
5.6.4员工培训课程设计的要素
5.6.5员工培训课程设计的基本程序
5.6.6培训课程设计的选择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员工培训内容的确定(重要)
领会:(1)员工培训内容确定的依据;(2)员工培训内容确定的原则。
(二)员工岗位能力的培训(重点)
1.识记:(1)岗位能力的概念;(2)工作技能的概念;(3)工作经历的概念;(4)管理技能的概念;(5)管理技能培训的概念;(6)认知技能、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的概念;(7)专业技能的概念;
2.领会:(1)岗位能力的构成要素;(2)员工岗位能力的培训要求;(3)岗位专业技能包含的指标;(4)岗位专业技能的测定方法。
3.简单应用:(1)岗位专业技能的理解要点;(2)岗位所需专业技能的评估
(三)员工文化素质的培训(重点)
1.识记:(1)素质的含义;(2)素质所包含的四个方面;(3)文化素质的含义;(4)员工文化素质的含义;(5)知识的储备方法;(6)知识结构的三种类型;(7)熊彼特的创新概念;(8)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
2.领会:(1)员工文化素质培训的要求;(2)员工文化素质培训的途径。
3.简单应用:创新的主要形态。
(四)员工职业素质的培训(重点)
1.识记:(1)素质的含义;(2) 职业素质的含义;(3)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4)思想素养、专业素养和行为素养的含义。
2.领会:(1)职业素质的主要特征;(2)员工职业素质的构成要素;(3)员工职业素质培训的内容。
(五)员工团队精神的培训(重点)
1.识记:(1)团队精神的含义;(2)团队的凝聚力的含义;(3)团队合作的概念。
2.领会:(1)团队精神的作用;(2)凝聚力高的团队的特征;(3)团队合作的表现;(4)团队合作的基础;(4)团队士气的影响因素;(5)团队士气与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6)员工团队精神培训的内容;
3.简单应用:(1)团队矛盾的化解方法;(2)团队的建设的主要内容。
(六)培训课程的设计(重点)
1.识记:(1)课程设计的含义;(2)课程设计的任务;(3)课程结构的概念;(4)课程整体设计和课程单元设计的含义;(5)培训课程设计的选择。
2.领会:(1)员工培训课程设计的基本要点;(2)培训课程设计的选择原则;(3)培训课程设计的选择步骤。
3.简单应用:员工培训课程设计的要素。
4.综合应用:员工培训课程设计的基本程序。
四、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中的关键问题有:(1)员工培训内容确定的依据;(2)员工培训内容确定的原则;(3)岗位能力的相关概念;(4)岗位能力的构成要素;(5)员工岗位能力的培训要求;(6)岗位专业技能包含的指标及测定方法;(7)职业素质的主要特征及构成要素;(8)员工职业素质培训的内容;(9)团队精神的含义;(10)团队精神的作用;(11)员工团队精神培训的内容;(12)团队矛盾的化解方法;(13)团队的建设的主要内容;(14)课程设计的含义;(15)员工培训课程设计的基本要点;(16)培训课程设计的选择原则;(17)培训课程设计的选择步骤;(18)员工培训课程设计的要素及基本程序。
第六章 员工培训方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考生能够了解员工培训方法选择的原则和影响因素;掌握传统型员工培训方法和现代化员工培训方法;理解员工培训方法的综合运用。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6.1 员工培训方法概述
6.1.1选择员工培训方法的原则
6.1.2影响员工培训方法选择的因素
6.2. 传统型员工培训方法
6.2.1直接传授型培训法
6.2.2实践型培训方法
6.2.3参与互动型培训方法
6.2.4其他方法
6.3 现代化培训方法
6.3.1远程培训
6.3.2网络培训
6.3.3计算机辅助培训
6.3.4虚拟现实培训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员工培训方法概述(重点)
领会:(1)选择员工培训方法的原则;(2)影响员工培训方法选择的因素。
(二)传统型员工培训方法(次重点)
1.识记:(1)课堂讲授法;(2)专题讲座法;(3)视听教学法;(4)实践型培训方法;(5)工作指导法;(6)工作轮换法;(7)考察法;(8)参与互动型培训方法;(9)讨论法;(10)案例分析法;(11)头脑风暴法;(12)角色扮演法;(13)模拟培训法;(14)拓展训练及其类型;(15)游戏法;
2.领会:(1)课堂讲授法的优缺点;(2)视听教学法的优缺点;(3)工作指导法的优缺点;(4)考察法的运作流程;(5)讨论法的优缺点;(6)运用讨论法应注意的问题;(7)案例分析法的主要步骤;(8)运用案例分析培训方法应当注意的问题;(9)头脑风暴法的操作流程;(10)角色扮演法的步骤;(11)拓展训练法的优点和局限性;(12)游戏法的步骤;(13)游戏法的优缺点;
3.简单应用:(1)专题讲座法的优缺点;(2)工作轮换法的优缺点;(3)案例分析法的优缺点;(4)头脑风暴法的优缺点;(4)角色扮演法的优缺点;
(三)现代化培训方法(重点)
1.识记:(1)远程培训;(2)网络培训;(3)计算机辅助培训;(4)虚拟现实培训。
2.领会:(1)现代化培训方法的特点:(2)网络培训的类型。
3.简单应用:(1)网络培训的优缺点;(2)计算机辅助培训的优势及局限性。
四、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中的关键问题有:(1)选择员工培训方法的原则;(2)影响员工培训方法选择的因素。(3)传统型员工培训方法中各种方法的含义及优缺点;(4)现代化培训方法中各种方法的含义及优缺点。
第七章 员工培训的实施与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考生能够了解培训实施前的准备工作;掌握培训实施管理全过程中的工作;掌握培训风险的主要类型及风险防范措施。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7.1 员工培训实施的准备工作
7.1.1确定培训参与者的职责
7.1.2确定培训对象及其培训内容
7.1.3培训师的甄选
7.1.4培训师的培训
7.1.5培训机构与场地的选择
7.2 培训实施中的管理
7.2.1培训开始前具体事项的落实
7.2.2培训开始时的管理
7.2.3授课中的管理
7.2.4下课后的收尾工作
7.2.5培训结束后的工作
7.2.6培训预算方案的执行与控制
7.3 员工培训的风险防范
7.3.1员工培训风险的类型
7.3.2员工培训风险的防范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员工培训实施的准备工作(重点)
1.识记:(1)培训者;(2)培训对象的类型;(3)培训师的类型;
2.领会:(1)培训管理者的主要职责;(2)受训者应履行的职责;(3)高层管理者的主要职责;(4)培训师的基本要求;(5)培训师的来源;(6)建立内部培训师队伍的必要性;(7)建立内部培训师队伍的流程;(8)培训师的选择标准;(9)培训师的选择原则;(10)对培训师培训的内容;(11)选择培训场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二)培训实施中的管理(次重点)
1.领会:(1)培训开始前具体事项的落实;(2)下课后的收尾工作;(3)培训结束后的工作;(4)培训预算方案的执行与控制。
2.简单应用:(1)培训开始时管理的主要内容;(2)授课中管理的主要内容。
(三)员工培训的风险防范(重点)
1.识记:员工培训风险的概念;
2.领会:(1)培训过程中的风险;(2)培训后的风险。
3.综合应用:员工培训风险的防范。
四、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中的关键问题有:(1)培训管理者的主要职责;(2)受训者应履行的职责;(3)高层管理者的主要职责;(4)培训师的基本要求;(5)培训师的来源;(6)建立内部培训师队伍的必要性;(7)建立内部培训师队伍的流程;(8)培训师的选择标准;(9)培训师的选择原则;(10)对培训师培训的内容;(11)选择培训场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2)培训开始时管理的主要内容;(13)授课中管理的主要内容;(14)员工培训风险的概念;(15)培训过程中的风险;(16)培训后的风险;(17)员工培训风险的防范。
第八章 新员工的入职培训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新员工入职培训的重要性、目的与内容以及新员工入职培训存在的问题;掌握新员工入职培训的程序;理解并新员工入职培训制度的主要内容;掌握新员工入职培训的新发展。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8.1 新员工入职培训的重要性、目的与内容
8.1.1新员工入职培训的重要性和目的
8.1.2新员工入职培训的内容
8.1.3公司培训与部门培训
8.1.4新员工入职培训存在的问题
8.2 新员工入职培训的程序
8.2.1新员工入职培训的需求分析
8.2.2新员工入职培训的准备阶段
8.2.3新员工入职培训过程的控制
8.2.4培训后的效果评估
8.3 新员工入职培训制度
8.3.1新员工入职培训制度的主要内容
8.3.2新员工入职培训制度范例
8.4 新员工入职培训的新发展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新员工入职培训的重要性、目的与内容(重点)
1.领会:(1)新员工入职培训的重要性;(2)新员工入职培训的目的;(3)新员工入职培训的主要内容;(4)新员工入职培训的内容;(5)新员工入职培训内容的设计原则;(6)新员工培训的具体内容设计。
2.简单应用:新员工入职培训存在的问题。
(二)新员工入职培训的程序(次重点)
1.识记:新员工入职培训需求分析的概念;
2.领会:(1)新员工入职培训需求的层次;(2)新员工入职培训过程的控制的主要措施。(3)新员工入职培训后的效果评估。
3.简单应用:(1)新员工入职培训的程序;(2)新员工入职培训的准备。
(三)新员工入职培训制度(一般)
识记:新员工培训制度的主要内容。
(四)新员工入职培训的新发展(重点)
领会:(1)新员工入职培训的新发展;(2)职业导师制在新入职员工培训中的应用应遵循的原则。
四、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中的关键问题有:(1)新员工入职培训的重要性;(2)新员工入职培训的目的;(3)新员工入职培训的主要内容;(4)新员工入职培训的内容;(5)新员工入职培训内容的设计原则;(6)新员工培训的具体内容设计;(7)新员工入职培训存在的问题;(8)新员工入职培训需求分析的概念;(9)新员工入职培训需求的层次;(10)新员工入职培训后的效果评估;(11)新员工入职培训的程序;(12)新员工入职培训的新发展;(13)职业导师制在新入职员工培训中的应用应遵循的原则。
第九章 培训成果转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并掌握培训成果转化的含义和形式,掌握培训成果转化的主要理论,掌握培训成果转化过程和影响成果转化的因素,理解培训成果转化的主要障碍,理解并掌握培训成果转化的途径;掌握培训成果转化的方法与策略。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9.1 培训成果转化的含义和形式
9.1.1培训成果转化的含义
9.1.2培训成果转化的基本形式
9.2 培训成果转化的理论
9.2.1同因素理论
9.2.2激励推广理论
9.2.3认知转化理论
9.3 培训成果转化过程和影响成果转化的因素
9.3.1培训成果转化的过程
9.3.2影响培训成果转化的因素
9.4 培训成果转化的障碍分析
9.4.1培训转化的观念障碍
9.4.2培训转化的执行障碍
9.5 培训成果转化的途径
9.5.1确定培训对象——培训成果转化的首要条件
9.5.2培训项目设计——培训成果转化的中间环节
9.5.3营造工作氛围——培训成果转化的最终途径
9.6 培训成果转化的方法与策略
9.6.1培训成果转化的方法
9.6.2提高培训成果转化的策略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培训成果转化的含义和形式(重点)
1.识记:培训成果转化的含义。
2.领会:培训成果转化的基本形式。
(二)培训成果转化的理论(重点)
综合应用:(1)同因素理论及其应用;(2)激励推广理论及其应用;(3)认知转化理论及其应用。
(三)培训成果转化过程和影响成果转化的因素(重点)
1.识记:培训成果转化的气氛。
2.领会:影响培训成果转化的因素。
(四)培训成果转化的障碍分析
领会:(1)培训转化的观念障碍;(2)培训成果转化的执行障碍。
(五)培训成果转化的途径
1.领会:营造有利于培训转化的工作氛围的途径。
2.简单应用:培训成果转化的途径。
(六)培训成果转化的方法与策略
1.领会:培训成果转化的方法。
2.简单应用:(1)营造支持性的工作坏境;(2)提高培训成果转化的策略。
四、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中的关键问题有:(1)培训成果转化的含义;(2)培训成果转化的基本形式;(3)培训转化的观念障碍;(4)培训成果转化的执行障碍;(5)培训成果转化的途径;(6)培训成果转化的方法;(7)提高培训成果转化的策略。
第十章 培训效果评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能够了解培训评估的含义、作用、内容、原则以及培训效果评估的层次;了解培训效果评估的主要模型;掌握培训评估的流程与基本方法;掌握培训评估的标准与方案设计;学会撰写培训评估总结报告。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10.1 培训效果评估概述
10.1.1培训效果评估的含义
10.1.2培训效果评估的作用
10.1.3培训效果评估的内容
10.1.4培训效果评估的原则
10.1.5培训效果评估的层次
10.2 培训效果评估模型
10.2.1培训评估模型
10.2.2培训评估模型的评价
10.3 培训效果评估的流程与方法
10.3.1培训效果评估的流程
10.3.2培训效果评估的方法
10.4 培训评估标准与方案设计
10.4.1培训效果评估的标准
10.4.2评估效果方案的设计
10.5 培训效果评估信息的收集与分析
10.5.1培训评估信息收集的方法
10.5.2培训效果评估信息数据的整理分析
10.6 培训投资回报分析
10.6.1对培训项目的效果进行分解
10.6.2将收益估计转变为货币
10.6.3培训投资成本核算
10.6.4培训投资的回报
10.7 培训效果评估的总结
10.7.1撰写培训效果评估报告
10.7.2培训效果评估的跟踪反馈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培训效果评估概述(一般)
1.识记:培训效果评估的含义。
2.领会:(1)培训效果评估发展的四个阶段;(2)培训效果评估的内容;(3)培训效果评估的层次
3.简单应用:(1)培训效果评估的作用;(2)培训效果评估的原则。
(二)培训效果评估模型(次重点)
1.识记:(1)柯氏四层次培训评估模型;(2)Kaufman的五层次评估模型;(3)CIRO评估模型;(4)CIPP评估模型;(5)Phillips的五层次ROI框架模型。
(三)培训效果评估的流程与方法(次重点)
1.识记:定性评估法。
2.领会:(1)培训效果评估的流程;(2)培训效果评估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3.简单应用:定性评估的主要方法。
(四)培训评估标准与方案设计(次重点)
1.识记:培训效果评估标准的概念。
2.领会:(1)评估标准制定的四个阶段;(2)几种主要的评估效果方案的设计。
(五)培训效果评估信息的收集与分析(一般)
1.识记:硬性数据和软性数据。
2.领会:培训评估信息收集的方法。
(六)培训投资回报分析
1.识记:(1)培训项目的效果;(2)培训投资成本;(3)培训投资成本的分类;(4)培训投资的回报。
2.领会:(1)培训项目效果的分类;(2)对培训项目的效果进行分解的方法。
(七)培训效果评估的总结
领会:(1)培训效果评估报告撰写的要求;(2)培训效果评估报告的内容。
四、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中的关键问题有:(1)培训效果评估的含义;(2)培训效果评估的内容与层次;(3)培训效果评估的作用与原则;(4)培训效果评估的流程;(5)定性评估的主要方法;(6)培训效果评估标准的概念;(7)培训评估效果方案的设计;(8)培训评估信息收集的方法;(9)培训效果评估报告撰写的要求;(10)培训效果评估报告的内容。
第十一章 员工培训制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考生了解员工培训制度的制定原则;掌握员工培训制度中的基本培训制度、岗前和职前培训制度以及培训奖惩制度。
二、课程内容(考试内容)
11.1 员工培训制度及制定原则
11.1.1员工培训制度及在我国的发展
11.1.2员工培训制度的制定原则
11.2 员工培训制度的内容
11.2.1基本的培训制度
11.2.2岗前和职前培训制度
11.2.3培训奖惩制度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员工培训制度及制定原则(次重要)
1.识记:员工培训制度的含义。
2.领会:员工培训制度的制定原则。
(二)员工培训制度的内容(次重要)
1.识记:(1)员工培训制度的内容的含义;(2)岗前和职前培训制度
2.领会:(1)入职培训制度包括的基本内容;(2)员工需要接受岗前和职前培训的几种情况;(2)奖励的设置原则。
3.简单应用:基本的培训制度的内容。
四、本章关键问题
本章中的关键问题有:(1)员工培训制度的含义;员工培训制度的制定原则;(3)员工培训制度的内容的含义;(4)入职培训制度包括的基本内容;(5)员工需要接受岗前和职前培训的几种情况;(6)基本的培训制度的内容。
Ⅳ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根据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编写自学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的依据,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教材、掌握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员工培训管理》教材是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的基本内容与范围,教材的内容是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知识和内容的扩展与发挥。
本大纲与教材所体现的课程内容完全一致;大纲里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教材里都可以找到。
三、关于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员工培训管理》,任正臣主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年5月版。
四、关于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1、在学习本课程前,应仔细阅读课程大纲的第一部分,了解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熟知课程的基本要以及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使以后的学习能紧紧围绕课程的基本要求。
2、在阅读某一章教材内容前,考生应先认真阅读大纲中关于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对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3、阅读教材时,考生应根据大纲要求,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须牢固掌握,在阅读中遇到个别细节问题不清楚,在不影响继续学习的前提下,可暂时搁置。
4、学完教材的每一章内容后,考生应认真完成教材中每一章后的思考题,这一过程可帮助应考者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应考指导
1. 如何学习
制定好学习计划是你学习成功的法宝。如果考生正在接受培训学习,一定要跟紧课程并完成作业。为了在考试中做出满意的回答,考生必须对所学课程内容有很好的理解。如使用“行动计划表”来监控你的学习进展。考生在阅读课本时可以做读书笔记。如有需要重点注意的内容,可以用彩笔来标注。如:红色代表重点;绿色代表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黄色代表可以运用在工作之中。可以在空白处记录相关网站与文章。
2. 如何考试
卷面整洁非常重要。书写工整,段落与间距合理,卷面赏心悦目有助于教师评分,教师只能为他能看懂的内容打分。回答所提出的问题。要回答所问的问题,而不是回答你自己乐意回答的问题!避免超过问题的范围。
3. 如何处理紧张情绪
正确处理对失败的惧怕,要正面思考。如果可能,请教已经通过该科目考试的人,问他们一些问题。做深呼吸放松,这有助于使头脑清醒,缓解紧张情绪。考试前合理膳食,保持旺盛精力,保持冷静。
4. 如何克服心理障碍
考前心理紧张是所有考生遇到的一个普遍问题。如果你在考试中出现这种情况,试试下列方法:使用“线索”纸条。进入考场之前,将记忆“线索”记在纸条上,但你不能将纸条带进考场,因此当你阅读考卷时,一旦有了思路就快速记下。按自己的步调进行答卷。为每个考题或部分分配合理时间,并按此时间安排进行。
六、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考生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考生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
3.社会助学机构在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考试大纲脱节。
4.社会助学机构在进行课程辅导时,应对应考者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应考者“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提出问题,依靠自己学懂”的学习方法。
5.社会助学机构在进行课程辅导时,要注意基础、突出重点,要帮助应考者对课程内容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对应考者提出的问题,应以启发引导为主。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应考者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和解决问题。
7.要使应考者了解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七、对考核内容的说明
1.本课程要求考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点内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课程中各章的内容均由若干知识点组成,在自学考试中成为考核知识点。因此,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考试内容是以分解为考核知识点的方式给出的。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的特点不同,自学考试将对各知识点分别按四个认知(或叫能力)层次确定其考核要求。
2.按照重要性程度不同,考核内容分为重点内容、次重点内容、一般内容,在本课程试卷中对不同考核内容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重点内容占60%,次重点内容占30%,一般内容占10%。
八、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
1.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考试时间的长度为150分钟。对本课程考试过程中除携带必要的答题用的签字笔和橡皮外,严禁携带其他与考试无关的工具。
2.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都属于考核的内容。考试命题既要覆盖到章,又要避免面面俱到。要注意突出课程的重点、章节重点,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度。
3.命题不应有超出大纲中考核知识点范围的题,考核目标不得高于大纲中所规定的相应的最高能力层次要求。命题应着重考核自学者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是否了解或掌握,对基本方法是否会用或熟练。不应出与基本要求不符的偏题或怪题。
4.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
5.要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
和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
必须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有一定的联系,但二者不是等同的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中对于不同的考生都存在着不同的难度。在大纲中要特别强调这个问题,应告诫考生切勿混淆。
6.本课程考试命题的主要题型一般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
在命题工作中必须按照本课程大纲中所规定的题型命制,考试试卷使用的题型可以略少,但不能超出本课程对题型规定。
附录: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被誉为“人力资本理论之父”的是( )
A.加里·贝克尔 B.舒尔茨
C.亚当·斯密 D.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参考答案: B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五个备选答案中有2至5个是正确的,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传统培训需求分析方法主要包括( )( )( )( )( )
A.观察法 B.问卷调查法
C.面谈法 D.资料分析法
E.经验判断法
参考答案:ABCDE
三、填空题
1.根据企业培训职能部门的组建方式可以将培训划分为学院模式、客户模式、矩阵模式、企业办学模式和_____________五种模式。
参考答案:虚拟培训组织
2.培训迁移理论认为,迁移动机、____________、迁移气氛是影响培训迁移的三种主要变量。
参考答案:迁移设计
四、名词解释
员工培训
参考答案:
员工培训就是组织为实现其发展目标,通过有计划、系统的教学和指导活动,使组织成员的知识水平、劳动技能、心理素质得到提高并深入了解组织文化,树立价值观念的人力资本投资过程。
五、简答题
简述员工文化素质培训的途径。
参考答案:
(1)将学历教育与企业培训相结合。
(2)将文化素质培训贯穿于专业技能培训始终。
(3)加强企业人文环境建设,改善企业文化氛围。
六、论述题
试述制定培训计划要注意的问题。
参考答案:
(1)培训计划要有针对性。在制定培训计划之初,要了解员工的培训需求,根据各人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
(2)培训计划要有全面性。培训计划的全面性,是指基于公司和员工的整体发展考虑,来设计培训内容。
(3)计划要有层级性。计划的层级性,是指各级培训分别以前一层培训为基础,员工接受的课程与所获得的技能依次提高。
(4)计划要有完整性。培训计划需包含培训的各个环节。一是培训课程的安排。二是受训者及培训教师的确定。三是培训方式的选择。。四是培训项目的安排。五是对培训项目、培训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
(5)注意投入与产出的分析。企业运营过程中所能运用的资源是有限的,培训部门获得培训所需资源的过程,如同销售人员推销产品,必须充分展现培训的投入与效益产出的对比。
(6)获得高层管理层对培训的支持。赢得高层管理层对培训的支持至关重要。高层管理层控制着公司的资源,洞悉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与组织需求,如果培训目标与战略发展目标紧密联系,管理层就会全力支持计划的执行并提供所需的资源。
(7)直线管理层对培训计划制定的参与。直线管理层对业务需求与人员的了解,能帮助培训部门更准确地定位培训的重点,同时基于直线管理层对培训计划与培训目标的理解,能有效保证今后培训活动的开展获得积极的支持。
重庆自考助学报名预约
最近更新
- 2016年4月江苏省自学考试职业生涯规... 01-01
- 江苏省自学考试-2017年4月江苏省高等... 01-01
- 2018年4用江苏省自学考试职业生涯规... 01-01
- 江苏自考报名入口-市场调查与市场分... 01-01
- 江苏自考-03871市场调查与市场分析笔记 01-01
- 江苏自考-自考03871市场调查与市场分... 01-01
- 江苏自考报名-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 01-01
- 江苏自考报名入口-2012年4月江苏省高... 01-01
- 2013年4月江苏省自学考试招聘管理参考答案 01-01
地区资讯
- 2024年10月重庆涪陵自考考试通知单打... 09-29
- 2024年10月重庆璧山自考考试通知单打... 09-29
- 2024年10月重庆荣昌自考考试通知单打... 09-29
- 2024年10月重庆大足自考考试通知单打... 09-29
- 2024年10月重庆永川自考考试通知单打... 09-29
- 2024年10月重庆铜梁自考考试通知单打... 09-29
- 2024年10月重庆潼南自考考试通知单打... 09-27
- 2024年10月重庆合川自考考试通知单打... 09-27
- 2024年10月重庆江津自考考试通知单打... 09-27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其他自考生一起互动、学习探讨,提升自己。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随时获取自考信息以及各类学习资料、学习方法、教程。
扫码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