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设计与评价试题课程代码:0933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古汉语中,课程一词的含义既包括教学科目,又包括这些科目的时间和
A.教学地点 B.教学顺序
C.教师 D.学生
2.美国芝加哥实验学校开始试行活动课程,其倡导人是
A.布鲁纳 B.杜威
C.博比特 D.克伯屈
3.学科课程有三种形式,包括科目本位课程、学术中心课程和
A.相关课程 B.儿童中心课程
C.教师中心课程 D.课堂中心课程
4.课程设计的客观基础包括
A.学生基础 B.哲学基础
C.社会学基础 D.教师基础
5.课程设计中技术学取向的代表人物是
A.派那 B.马斯洛
C.泰勒 D.赫钦斯
6.第一个明确提出过程模式的是英国学者
A.泰勒 B.斯腾豪斯
C.施瓦布 D.布鲁纳
7.课程的物质载体包括:课程大纲或标准以及
A.教材 B.教学思想
C.教学目标 D.教学内容
8.课程目标的确立主要考虑三方面的需要:学生、社会和
A.学校 B.校长
C.学科 D.教师
9.打破学科的知识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按照学生的发展阶段组织课程内容的形式是
A.直线式 B.螺旋式
C.纵向组织 D.横向组织
10.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主要分为项目(活动)设计和
A.科学研究 B.实验研究
C.课题研究 D.研讨
11.对课程或教学计划实际效用进行的评价是
A.内在评价 B.效果评价
C.量化评价 D.质性评价
12.在课程计划或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需要或准备状态的评价是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个性化评价
13.运用思辨的方法对评价信息进行分类、判断,用语言形式表述评价结果的方法是
A.定量处理法 B.定性处理法
C.特尔斐法 D.经验法
14.以下不适于放入学生档案袋的是
A.反思记录 B.书法作品
C.优秀文章 D.检讨书
15.使评价走上了科学化历程的时期是
A.测验与测量时期 B.描述时期
C.判断时期 D.建构时期
16.教育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最有效的一种方法是
A.实验法 B.思辨法
C.观察法 D.量表法
17.通过召开座谈会,请专家们一起讨论,充分发表自己意见,集思广益完成筛选指标任
务的方法是
A.特尔斐法 B.头脑风暴法
C.对演法 D.分析法
18.不属于定性处理的教育研究方法有
A.哲学分析法 B.系统分析法
C.累积分数法 D.逻辑分析法
19.教师成功从事教学工作所具有的人格特征,或者适合教学工作的个性倾向是
A.专业自我 B.专业理想
C.专业性向 D.专业情操
20.评价应该适合课程标准或大纲规定的预期结果体现了评价的
A.科学性原则 B.人文性原则
C.完备性原则 D.适应性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新课程改革后,我国课程体系从管理层面上可以分为
A.学校课程 B.国家课程
C.学生课程 D.地方课程
E.教师课程
22.课程设计的思想基础包括
A.哲学基础 B.知识基础
C.社会学基础 D.心理学基础
E.社会基础
23.课程设计的模式包括
A.目标模式 B.过程模式
C.实践模式 D.批判模式
E.社会模式
24.教材评价的功能有
A.统一功能 B.效率功能
C.审定功能 D.选择功能
E.改善功能
25.课程实施层次包括
A.教材的改变 B.目标的改变
C.组织方式的改变 D.角色或行为的改变
E.知识与理解的改变
26.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把目标分为哪几个领域
A.认知 B.情感
C.操作技能 D.分析
E.运用
27.国外学者施瓦布提出课程评价的对象包括
A.教师 B.学习者
C.教材 D.环境
E.校长
28.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范围包括
A.人与自然关系领域 B.人与社会关系领域
C.人与自我关系领域 D.人与文化关系领域
E.人与他人关系领域
29.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活动相比,其特征表现为
A.综合性 B.实践性
C.探究性 D.开放性
E.生成性
30.课程整合的常用方法有
A.独立开发 B.开发新课程
C.开发关联课程 D.合作开发
E.跨学科课程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美国学者古德莱德归纳出五种不同的课程: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实行的课程、______。
32.外国古代学校课程“七艺”主要包括:文法、修辞、逻辑学、算术、几何、天文和______。
33.被公认的课程设计目标模式经典性形态形成之标志的不朽巨著是______。
34.通过课程期望一定教育阶段的学生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达到的程度被称为
______。
35.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阐释对象的各种特质,以彰显其意义,促进理解的评价方法是____。
36.评价方案设计的核心环节是构建______。
37.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具有多方面的专业要求,概括起来包括三方面:专业知识、专业技能、______。
38.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科方面的知识是______。
39.微观层面的课程设计,设计主体是______。
40.关于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设计理论上一直存在着两种逻辑形式:直线式与______。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41.校本课程
42.教师行动研究
43.教师专业化
44.综合实践活动
45.课程评价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46.泰勒原理的四个基本问题?
4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48.简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总体要求?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49.试论述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教师专业发展有哪些意义?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50.
第一次访谈
还记得我第一次做访谈的时候,心理有些紧张,访谈开始时,我一直在思考我自己要
问的问题,以至于我不能仔细的倾听被访者的回答,也不能把精力完全放在访谈上。慢慢
地,我逐渐找到了访谈的状态。我们之间的谈话很融洽,我可以根据被访者的回答进行追
问,以至于获得更多深层次的信息。虽然这次访谈耗费了我很大的精力,但是,我也搜集
了很多自己研究所需的信息。
根据以上案例,试分析访谈法的优缺点。
下载本试题WORD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