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文选读试题
课程代码:0052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为达到预期行文目的,依循特定行文关系,适应实际公务需要,而采用一定谋篇方式确定内容,并灵活运用相应技巧所作的文字表述是( )
A.文书 B.应用文
C.公文 D.文章
2.奏,是我国封建社会中陈述政事的重要公文文种,它的使用只限于臣僚上书于( )
A.朝廷 B.上级官员
C.皇帝 D.宰相
3.“册”是古代皇帝用于特别重大人事的君命文种。它还用于( )
A.祭祀活动 B.出巡活动
C.重大事件 D.政治活动
4.《建武三年候长匡写移燧长病书谍》中首句“建武三年三月丁亥朔已丑城北燧长敢言之”体现了汉至南北朝公文用以纪日的制度是( )
A.公元 B.天干
C.干支 D.地支
5.在我国古代,将刺作为官府之间询问事宜的平行公文的时期是( )
A.周朝 B.秦朝
C.汉朝 D.南北朝
6.我国古代札体公文的发展期是( )
A.唐 B.宋
C.明 D.清
7.元朝,皇帝任命五品以上官员,用( )
A.告身 B.宣命
C.宣头 D.诰命
8.民国五年七月,在黎元洪发布的《公文程式》中,所废除的公文公种是( )
A.呈 B.禀
C.训令 D.指令
9.《军委会办公厅关于徐州会战各部指挥官奖惩决定的公函》采用的叙述方法是( )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D.装叙
10.民国时期,令的运用领域,逐渐限定为( )
A.中央对地方 B.军队内部
C.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 D.官署对人民群众
11.民国时期,将“状”更名为“任命状”的是( )
A.孙中山 B.黎元洪
C.蒋介石 D.袁世凯
1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政权,为适应对下级实施政策性指导的需要而创设的新型公文文种是( )
A.指示信 B.报告
C.呈 D.布告
13.遇有情况复杂,关系重大,无规可循的疑难问题时,请求上级指示用( )
A.求教性请示 B.呈准性请示
C.求助性请示 D.呈转性请示
14.下列可作为呈转性请示、呈转性报告的附件的是( )
A.指示 B.意见
C.令 D.通知
15.在下列公文中其内容通常只针对单一事项的是( )
A.通知 B.命令
C.意见 D.函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笺,到南北朝以后,成为主要用于致谢贺的准上奏文种,其上奏对象有( )
A.皇帝 B.太子
C.皇后 D.大臣
E.丞相
17.敕,到南北朝以后,形成限由皇帝对臣下使用的君命文种,其主要用途有( )
A.训诫 B.授任
C.批答 D.封赠
E.恩诏
18.汉代,诏书的形成途径主要有( )
A.皇帝主动下诏 B.奏下诏书
C.奏拟诏书 D.丞相主动下诏
E.太子主动下诏
19.命令(令)适用于( )
A.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 B.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
C.奖惩有关人员 D.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
E.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
20.公告的特点有( )
A.面向国内外 B.广为张贴
C.限于国家权力机关使用 D.内容具有国际意义
E.限于企事业单位使用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我国古代公文程式由____、正文、末称、后书四个部分构成。
22.奏札,是____代百官对皇帝当殿陈事所用的上奏文种。
23.蔡邕在《独断》中说,关于所下之命令“一曰____,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书”。
24.依宋代牒、帖的用途分工,作为下行文种,“帖”由____级官署运用。
25.誓书,在古代用于告诫____或互相约束之辞。
26.代电的____地位确立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解放区政权。
27.求教性请示、呈准性请示、求助性请示可统称为____。
28.文件生效标识中的“作者”是指发文机关或____。
29.议案,适用于各级____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事项。
30.公报多针对刚刚发生的重大事件,重要决定或结论,其____性比较鲜明。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议
32.过所
33.条例
34.决议
35.公报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试析《宋中书札付一则》课文中“不务肯构”一语的修辞义。
37.民国时期,“报告”这一公文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38.简述民国时期咨的用途。
39.民国时期,“通电”主要用于哪几个方面?
40.简述“请示”文种的正式确立。
六、分析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阅读《给福建台湾道流传敕书》全文,回答以下问题:
给福建台湾道流传敕书
敕福建台湾道:
兹命尔分巡台湾道,专管运粮事务。驻扎台湾府,管辖台湾府、县等处地方及台湾洋面。其经管钱谷各官,仍照旧听尔统辖。
首在抚绥黎民,勤宣德意。约束衙门官吏、胥役,使之恪尊遵法纪。无致作弊生事,扰害官民。监司本源既正,方可表率属员、用循职业。宜加意修浚城池,集聚粮响,督修战舰。仍诫谕有司简讼清刑,洁己爱民,生聚教训,共图保障。抚绥彝人,善加鼓励,劝课农桑,使服教化。查验各岛澳出入船只,以防奸宄。其台湾府仓库钱粮不时察盘,毋致亏空。所属官员有贪残溺职者,转报该督抚参处。
尔仍听督抚节制。年终将行过事迹开送该抚咨部察考。
尔受兹委任,须持廉秉公,殚心竭力。使小民乐业,斯称厥职。如或贪黩乖张,因循怠忽,贻误地方,责有所归,尔其慎之。
故敕
乾隆三十年二月初九日
(1)清代敕书的使用;
(2)流传敕与坐名敕的不同点;
(3)按照古代公文程式将课文分成首称、正文、末称、后书四个部分。
42.阅读《行政院关于各种布告文字务须力求通俗的训令》,指出全文的主旨,划分全文的层次,概括各层次的基本内容,阐明论述的逻辑顺序。
行政院关于各种布告文字务须力求通俗的训令
1940年10月31日
查发布文告,所以宣达政令,故其内容、文字均应明白浅显,使一般民众易于了解,以利推行。
近查各级行政机关所发布告,每多词句深奥、文义晦涩,以致不易了解,殊非普通晓喻之道。
嗣后各种布告文字,务须求通俗;其有涉及科学用语或专门名词者,更宜加以浅显之释明。以期适合民众知识标准,而符推行政令之本旨。
此令
试题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