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组织行为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5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组织行为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起始于( )
A.哲学 B.心理学
C.组织学 D.行为科学
2.着重对人的个别差异的研究,为选择及培训合格的人员,担负组织内的特定工作,这一学科是( )
A.人事心理学 B.个性心理学
C.人格心理学 D.管理心理学
3.用于揭示两组变量或几组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是( )
A.抉择分析 B.相关分析
C.因素分析 D.回归分析
4.运用归因论原理来增强人们的( )
A.归因性 B.社会性
C.心因性 D.坚持性
5.神经过程的特性是在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心理活动的( )
A.动力上 B.特征上
C.行为上 D.速度上
6.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 )
A.麦克里格 B.史布兰格
C.海德 D.特尔曼
7.用于测定创造性潜能的具体方法是( )
A.TAT B.RAT
C.SPS D.SPSS
8.事业生涯的组成部分之一是( )
A.意识 B.价值观
C.知觉 D.行为
9.一个工作群体所能做的事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
A.资源条件 B.工作环境
C.社会环境 D.组织环境
10.影响群体有效性的因素是群体任务的复杂性和( )
A.群体结构 B.群体规范
C.性格特点 D.相互依赖性
11.若要从事一种保密程度要求很高的沟通,最适宜的沟通网络形式是( )
A.链式 B.Y式
C.轮式 D.全方位式
12.小道消息传播的方式主要是( )
A.流言式 B.偶然式
C.单线式 D.集束式
13.最早提出社会交换理论的学者是( )
A.韦伯 B.霍曼斯
C.莫里诺 D.阿西
14.参照测量能够超出人们之间好恶感的感情方面,可以提示出每个成员的( )
A.正式群体 B.非正式群体
C.参照群体 D.利益群体
15.区分冲突是功能正常的还是功能失调的指标是( )
A.工作绩效 B.凝聚力
C.人际关系 D.工作环境
16.衡量领导有效性的最重要的指标是( )
A.德才兼备 B.工作计划
C.工作绩效 D.工作目标
17.莱克特的研究认为,高工作绩效群体的领导要把管理的中心转向( )
A.工作 B.员工
C.环境 D.决策
18.无论是个体、组织,还是管理过程,其成功的保证都依赖于决策( )
A.合理性 B.科学性
C.前瞻性 D.有效性
19.人们的行为都指向一定的目标,在目标未达成之前,行为不会终止,这体现了人类行为的( )
A.因果性 B.目的性
C.持久性 D.自发性
20.在组织行为学中,把权力、成就、情谊等这类动机称为( )
A.原始动机 B.生理性动机
C.一般动机 D.习得动机
21.按照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与保健因素有关的是( )
A.工作内容 B.工作环境
C.组织变革 D.决策
22.期望理论的提出者是著名心理学家( )
A.马斯洛 B.麦克里兰
C.弗鲁姆 D.亚当斯
23.在现代组织结构的形式中,部门执行制指的是( )
A.事业部制 B.模拟分权结构
C.超事业部制 D.虚拟结构制
24.组织变革力场分析方法的提出者是( )
A.勒温 B.卡斯特
C.罗西 D.艾诺芬
25.在组织行为学中,把大组织内部由于部门和地理位置的差异而导致同一组织中的不同部门所拥有的个性“价值观”称为组织的( )
A.强文化 B.弱文化
C.主文化 D.亚文化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态度的特性包括( )
A.社会性 B.针对性
C.协调性 D.两极性
E.间接性
27.研究群体发展阶段的模型有( )
A.五阶段模型 B.群体行为模型
C.生命周期模型 D.间断—平衡模型
E.激励模型
28.影响从众行为的个人因素有( )
A.智力因素 B.人际关系
C.自信心 D.群体气氛
E.个性特点
29.组织行为学主要研究的是组织成员之间感情关系的( )
A.相互竞争 B.相互合作
C.相互喜欢 D.相互厌恶
E.相互协同
30.需要所具有的特征有( )
A.指向性 B.发展性
C.再生性 D.交替性
E.转移性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组织行为学
32.弹性组织结构
33.角色冲突
34.领导威信
35.决策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要说明人际反应特质的内容。
37.在哪些情况下,运用折衷策略来处理冲突最为合适?
38.什么是领导二元四分图模式?
39.简述优势动机及影响优势动机的因素。
40.简述组织文化的基本功能。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述制约群体有效性的因素。
42.试述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本自考试题WORD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