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组织行为学(二)试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0093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营销部门经理同财务部门经理的沟通、销售代表同销售会计之间的沟通都属于( B )
A.纵向沟通 B.横向沟通 C.外部沟通 D.非正式沟通
2.根据双因素理论,下面属于保健因素的是( A )
A.公司的政策与管理 B.工作本身 C.工作业绩 D.上进心
3.垂直的、遵循权力的系统,并只进行与工作相关的信息沟通的网络是( A )
A.正式沟通网络 B.非正式沟通网络 C.小道消息沟通网络 D.小群体沟通网络
4.为了防止变革的失败,库尔特·卢因提出了三步变革模式,即( D )
A.改造、变革和重新解冻 B.解冻、变革和创新 C.解冻、创新和重新解冻 D.解冻、变革和重新冻结
5.关系到企业全局的长期性决策是( A )
A.战略决策 B.战术决策 C.业务决策 D.宏观决策
6.斯隆首创的组织结构是( D )
A.职能型组织结构 B.参谋型组织结构 C.直线型组织结构 D.事业部型组织结构
7.提出“超Y理论”的学者是( C )
A.麦格雷戈 B.劳伦斯和洛希 C.莫尔斯和洛希 D.玛丽·福莱特
8.在职能型组织结构中,被称为参谋部门的是( D )
A.生产车间 B.市场营销部门 C.海外分公司 D.财务部门
9.按照利克特的四种制度组织理论,效率高的组织方式是( B )
A.专权命令式 B.参与式 C.协商式 D.温和命令式
10.按照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任务取向的领导干得更好的情境是( D )
A.上下级关系好、任务结构低、职位权力弱 B.上下级关系差、任务结构高、职位权力强
C.上下级关系差、任务结构高、职位权力弱 D.上下级关系好、任务结构高、职位权力强
l1.提出强化理论的学者是( A )
A.B.F.斯金纳 B.维克多·弗鲁姆 C.力曼·泊特 D.爱德华·劳勒
12.媒体借助于闭路电视、计算机、静电复印机、传真机等一系列电子设备,将这些设
备与言语和纸张结合起来所产生的沟通方式是( C )
A.非语言沟通 B.口头沟通 C.电子媒介沟通 D.书面沟通
13.根据不同的决策条件而采用相应决策方法的一种决策思路是( C )
A.满意模型 B.理性模型 C.权变模型 D.优化模型
14.对于一份固定利益谁应分得多少进行协商,其中双方都追求利益最大化并希望对方
损失最大的谈判是( B )
A.综合性谈判 B.分配性谈判 C.冲突谈判 D.和平谈判
15.在选择决策方案过程中,认为决策者的行为要符合国家法律对人的基本的自由和权
利规定的决策道德标准是 ( B )
A.功利主义标准 B.人权标准 C.公正标准 D.理性标准
16.按照宝尔斯对群体成员行为类型及其发生概率的研究成果,出现概率最大的行为类
型是( B )
A.社会情感方面的积极行为 B.与任务相关的行为 C.与任务相关的咨询行为 D.社会情感方面的消极行为
17.权力基础来源于领导者具备好的思想品质、好的作风、好的个人魅力,这种权力被
称为( B )
A.奖赏权 B.仿效权 C.专长权 D.法定权
18.梅奥在霍桑试验分析中认为,影响生产效率提高的最重要因素是( A )
A.社会因素 B.工作条件 C.休息时间 D.工资报酬
l9.只发展几种核心业务,如只负责产品的设计和销售,而让外部的协作厂家负责制造
等,从而形成一个个独立的业务单元,可以根据市场竞争的需要,随时添加或去除,
而不必背上众多工厂、车间和其他机构的包袱的管理模式是( B )
A.扁平化管理 B.模块化管理 C.集中式管理 D.强化式管理
20.以“思想、信息和智力”为基础的组织被称为( B )
A.“三叶草”组织 B.“三I”组织 C.“联合”组织 D.“蜂窝”状结构组织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选答基中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多选答者,按前6小题评分)
21.简述人的行为的特点。
答:(1)具有适应性,即人的行为反应既符合环境的要求又要满足本身的需要;
(2)具有多样性,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会作出多种多样的行为反应;
(3)具有动态性,人的行为会随时间、地点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
(4)具有可控性,人的行为可以通过各种措施,包括制度、培训、教育等消除消极行为,诱导和激发积极行为;
(5)人的行为实质是人的生理、心理因素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表现。
22.管理者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答:管理者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的一些关键因素包括:部门划分、工作专门化、管理跨度、指挥链、集权和分权,正规化、职位界定、职位描述等。
23.简述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
答:群体的发展要经过五个阶段的标准程序,这五个阶段是:形成阶段、震荡阶段、规范化阶段、执行任务阶段、中止阶段。
(1)形成阶段。其特点是,群体的目的、结构、领导都不确定。
(2)震荡阶段。在该阶段,往往会发生群体内部的冲突。
(3)规范化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开始形成亲密的关系,群体表现出一定的凝聚力。
(4)执行任务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群体结构已经开始充分地发挥作用,并已被群体成员完全接受。
(5)中止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群体开始准备解散,高绩效不再是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注意力放到了群体的收尾工作。
24.简述选择沟通方法应遵循的原则。
答:(1)符合礼节要求。(2)提高沟通速度。(3)简化沟通程度。(4)利用组织渠道。(5)提高沟通的有效性。
25.简述群体决策的优缺点。
答:(1)群体决策的优点:
①提供更完整的信息;②产生更多的方案;③提高了决策的可接受性;④增加合法性。
(2)群体决策的缺点:
①消耗时间;②少数人统治;③屈从压力;④责任不清。
26.简述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报酬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得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他今后工作的积极性。公平就能激励人,不公平就不能激励人。激发动机的过程,也就是人与人进行比较的过程。
27.简述“领导”概念包含的四种重要含义。
答:领导这个定义包含四个方面的重要含义。
(1)领导涉及领导者以外的其他人——员工或追随者。
(2)领导涉及领导者本身和团体成员之间权力的不平等分配。
(3)领导表现出使用不同权力以多种方式影响追随者行为的能力。
(4)由于领导具有较大的权力,并能对下属施加影响,因此,作为一位真正的领导者应当有正确的价值标准,应当以身作则,应当为大众谋利益。原则,也不能称其为真正的领导。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8.试述ERG理论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不同点。
答:这两种理论的不同点是:
(1)马斯洛认为生存的需要、相互关系和谐的需要,成长的需要是人们天生就有的,而奥尔德弗经过大量调查证明,这些需要不完全是天生的。
(2)马斯洛仅仅提出了“满足——上升”原理,而ERG理论同时提出了“挫折——倒退”原理。
(3)ERG理论认为需要层级并不一定如此严格,而且是可能越级的,有时将有一个以上的需要并存。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是一个严格的阶梯式序列;ERG理论却不认为必须在低层次需要获得满足后才能进入高层次的需要。例如,甚至在生存和相互关系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一个人也可以成长而工作,或者3种需要同时起作用。
总之,ERG理论像马斯洛的理论一样,认为较低层次需要的满足会带来满足较高层次需要的愿望;但是同时也认为多种需要作为激励因素可以同时存在,并且,满足较高层次需要的努力受挫会导致倒退到较低层次的需要。
29.试述为什么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会影响到企业的变革?
答:(1)政治法律环境的变化。政治法律环境是指政府的方针政策、经济体制和法律法规等因素的总称。政府的命令、政策是企业的外部环境之一,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行为动向。
(2)经济环境的变化。经济环境是指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经济政策、居民收支结构和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的总称。经济环境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经济全球化”和“发展生态化”两个方面。
①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交换等经济活动不在局限于一国的国界而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这样一种态势。
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市场,世界经济在走向一体化,从而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有全球眼光,以跟上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②发展生态化是指以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为指导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由于经济发展的基本单位是企业,企业应当进行相应变革,以适应生态化发展的要求。企业应当承担起保护环境之义不容辞之责,应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因此,未来的经营管理,不可能是孤立的管理,必须是兼顾人、物和环境因素的生态化管理。
(3)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
社会文化环境是指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文化水平、生活方式、用人理念和人口素质等因素的总称。
(4)技术环境的变化。
技术环境是指技术装备水平和技术应用水平的总称。在21世纪,技术环境的变化可谓一日千里,重点表现在“信息网络化”和“技术自动化”两个方面。
①信息网络化是指以计算机网络为技术基础的信息传递、处理和共享的一种模式。在信息网络化的大环境下,企业管理者必须跟上信息网络化的步伐,充分利用信息科学技术的优势,使企业在高新技术起点上获得发展。
②技术自动化是指由机器设备自动完成作业、几乎不需要人直接干预的一种发展趋势。
由于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工作效率将会大幅度提高,用人的数量将趋于减少,人员素质亟待提高同,致使企业组织在用人方面要进行相应的变化。
30.试述为什么一项好的决策不能仅利用一项道德标准就做出决断?
在选择决策方案过程中,必然要涉及道德标准问题。这些标准包括:功利主义标准、人权标准和公正标准。
答:对于决策者而言最为推崇的往往是功利主义标准。也就是说,在做出决策时,将以组织的效益是否最大化为标准。这样一种道德标准将存在一定的问题。
众多批评家指出,企业决策者的这种观点需要变革,随着整个社会在人权和社会公正方面越来越多的关注,管理者也需要提高非功利方面的道德标准。这也反应了今天的管理者所面对的强大挑战,因为使用诸如人权和社会公正这些标准进行决策远远不如运用功利主义标准(如效率和效益方面的影响)那么明确。这一点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管理者越来越多地发现自己的活动受到批评与指责。很多行为是符合功利主义标准的,如,提高价格,出售不利于顾客健康的产品,关闭工厂,大量裁员,为了缩减开支而将生产移向海外,等等。但是,一项好的决策不能仅使用一种标准就做出判断。
四、案例分析题(本题20分)
31.案例
某家IT企业一直以发展迅速、竞争力强而著称,但这家企业的总经理近来却一直为企业内部的人事问题而忧虑,因为人员流失率很高,不少员工既抱怨没有得到公司的关怀,又不知道公司正在做什么、打算做什么,同事之间勾心斗角也很厉害,人际关系紧张。
为了能在IT产业激烈的竞争中站住脚,这个企业采用了能者就上、快速晋升的用人机制,但因工作职责划分不明晰,员工无法及时了解自己的绩效,加上管理人员常常分配很多的任务并要求员工按时完成,因此虽然能及时圆满完成任务的员工晋升很快,得到的奖金也高,但不少人也因经常无法完成工作任务受罚,选择了离职或被解雇。平均来说,每个人在一个职位上仅仅工作20个月。因此这家公司快速晋升的机制虽然吸引了不少有抱负的IT人才,但能留下的人却很少,既导致公司培训成本高,也影响了公司的发展。
为了改变员工难以留住的状况,公司总经理要求各级主管认真评估员工的绩效并及时反馈给员工,并详细解释奖金分配的依据,而且管理人员的晋升与工资也将部分取决于他们指导、培训下属的情况。
问题:
(1)你认为该企业员工工作压力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答:理论上压力产生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工作本身的压力,组织上的压力和非工作方面的压力等因素。该企业中员工抱怨没有得到公司的关怀,是公司的领导作风上出现问题;不知道公司正在做什么、打算做什么,问题出在公司的管理方式上;同事之间勾心斗角厉害,问题出在工作关系上;另外,作为IT企业,非工作因素中的技术环境因素也是造成其员工压力的原因之一。综上所述,该企业员工的工作压力也是来源于工作本身的压力,组织上的压力和非工作方面的压力这三个方面。
(2)你认为该公司总经理减轻员工工作压力的措施是否到位?为什么?
答:公司总经理在员工压力大的状况下反而越发强调员工的工作绩效和奖金分配,并将员工表现作为管理人员晋升与评定工资的标准,这样的做法并不到位,原因是其并未真正了解员工的压力所在,即上题所述。
(3)如果你是这个公司的总经理,你将会怎么做?
答:作为公司的总经理,应该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为员工减轻压力。具体措施包括:
①搞好人事遴选和工作安排。IT产业的竞争激烈性使其员工比从事其他工作更容易产生压力感,所以应该选择工作经验丰富、持内控观念的人进入本公司。
②设置可行的目标。给予员工设立比较具体而又富有挑战性的目标,而且能及时得到有关情况的反馈。
③重新设计工作。给成就感高的员工分配内容丰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给成就感低的员工分配例行性和结构化的工作。
④提高员工参与决策的水平。员工参与公司决策,可以提高其对决策的认同程度和接受程度。
⑤加强组织沟通。员工所面临的压力,仅仅是他们对现实的一种理解,而管理人员通过与员工进行沟通可以改变这种理解,进而改变对压力的看法。
⑥为员工提供组织支持的身心健康方案。身心健康也可以减轻员工压力,还可以调动员工积极性。
⑦改善人际关系。重要的是要改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平等”关系。
⑧改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可以实行参与制、授权制、建议制管理方法等,不使员工有受到严格监督和控制的感觉。
⑨进行必要的心理治疗。可以和员工个别谈心,也可以让他们在一定的会议上发表意见,领导和同事们认真听取并对其正确的方面给予以充分的肯定。
本真题答案word文档下载: